动物防疫站怎么样?
1、中国目前存在着大量的寄生虫疾病,尤其是消化道中的寄生虫病(蛔目、绦目等),而这些寄生虫可以通过食物链在野生动物和人类之间传播;动物还可能成为某些人兽共患病(如鼠疫、结核等)的自然保 障宿主或者中间宿主而加重这些疾病的蔓延和传播。为此,检疫必须严格检查运输工具是否清洁、有无携带虫体,货物的包装是否合格并具有消毒记录,货物是否已完全干燥,有无采取有效的保温防冻措施等。
2、为了防止传染病的传入,动物检疫部门还要对进出境的交通运输工具(包括飞机、船舶、车辆和铁路机车等)进行严格的检疫监督。对来自疫区的交通工具及可能遭受病原体污染的危险物品,禁止运输入境,并进行消毒和处理。对运载交通工具的舱口或货柜要实施检疫监督,以防止有害生物的侵入。另外,我国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防治工作,因为森林虫害可造成巨大损失,防治不及时可致大片森林死亡。
3、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畜禽及其产品的流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为了有效地防制疫病的发生与扩散,切断传播途径,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对进出的畜禽及其产品、经营从业人员和运输工具必须实施严格的检疫检验,严禁疫情不明、检疫不合格的畜禽及其产品进入市场。 对进口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人员要根据检疫标准和检疫程序进行严格的检验检疫,做到不合格的不进口,防止外来病源入侵。
一、健全乡镇畜牧兽医防疫体系,提高基层动物防疫能力
乡镇动物防疫站及技术人员是动物防疫工作实施的基础和关键,也是整个畜牧兽医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保证。因此强化乡镇动物防疫站的建设,提高乡镇防疫人员的素质,是加强畜牧兽医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应加强兽医卫生执法监督,对乡镇畜牧兽医人员要合理调整和配备,对年老、文化素质低的技术人员应逐步调整,补充有较高文化水平和畜牧兽医技术的专业人员,提高防疫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同时,加强对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加其科技含量,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强化其职业道德素质,稳定队伍,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
二、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兽医公共服务水平
畜牧兽医公共服务是整个畜牧兽医工作水平的基础,随着畜牧兽医体制的改革,乡镇防检站的职责在不断增强,工作量不断增大,而乡镇动物防疫站在防治业务用房、兽医实验及化验用房、兽医技术资料档案用房、防疫物质及化验药品贮存用房及检疫证章、消毒池、消毒室、隔离场等技术防疫设施和设备严重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强化乡镇动物防疫体系的硬件建设,对加强畜牧兽医体系的自身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实现畜牧兽医防检疫工作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和检疫执法监督公正化、法制化、科学化、程序化的保障。
三、增加经费投入,强化管理
在经费投入上,增加对兽医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使兽医体系建设有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中央和地方财政根据《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共同纳入财政预算,给予保证。在管理上,由畜牧兽医职能部门统一管理,建立职责明确、运行有效的工作机制,制定并完善切实可行的相关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同时,要强化对乡镇防检站的管理,建立科学的检疫申报程序和疫情监测申报制度,加强疫病诊断、疫情监测和疫情报告管理,强化兽医预防、控制技术研究工作,健全动物防疫档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