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狗狗尾巴多长?
从遗传角度看,狗的尾长基因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 短尾(S)基因控制,当两个基因一个为s时,犬的尾柄部肌肉无法发育而呈残尾状; 当一为S、一为R时,犬的尾柄部轻度发育而呈短尾。 中尾(M)基因控制,当两个基因为m时,犬的尾柄部的长度是理想的长度; 一个为M、一个有SM基因的时候,犬的尾部长度正常但略细; 如果一为M、另一为L或者不表达时,则犬的尾部长得又粗又短。
无尾(N)基因控制,当两个基因为n时,意味着断尾,自然状态下不会出现。 当一为N、一为S或M时,虽然能导致无尾,但是这需要一定条件(比如近亲繁殖、在幼犬期间进行剪切等)才能成功。 所以一般来说,如果父母的尾巴都是短的(S/M)或者是长到理想的(M),那么孩子一般是短尾或者中尾。但是如果父母一方是长尾,另一方是短尾或者中尾,那么宝宝出生之后就会带有随机性,有可能出现极端情况——无尾。
当然,除了遗传因素之外,后天的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在宠物犬刚刚引入中国的时候,人们会认为长得好看的狗更能够适应环境,于是会将尾巴长的狗狗选育出来,从而让现在的宠物犬大都具有长长的“翘起”的尾巴。 而一些工作犬,比如导盲犬,则需要通过剪除部分尾巴来达到动作的标准性。所以有些导盲犬虽然没有尾巴,但是它们的爷爷辈可能是有尾巴的。
不过总体来说,现在动物育种的方向都是朝着美观方向去的,因此大多数宠物犬的遗传背景已经很难找到有尾巴的基因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