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打狂犬疫苗要多大?
一般建议出生后3-4周接种第一针,之后每隔1-3各月注射一次(具体视疫苗的种类不同而异),总共要注射5次左右。 当然这是理想情况下的疫苗接种程序,但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按照这个程序进行接种。例如很多农村地区的狗狗没有条件在出生3、4周后得到第一针疫苗,而此时体内的母源抗体又正在逐渐消失,此时如果被病犬咬伤,感染狂犬病的风险仍然很大;而在城市里很多狗狗第一次接种疫苗是因为刚刚来到主人家中,还不具备完全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会在比较敏感的春季或者秋季注射疫苗,这样势必会延长疫苗接种的时间。这些都可能造成狗狗的免疫状态不如理想情况,从而增加传染病的风险。 而对于已经成年但未接种的狗狗,我们应该如何评估它的免疫力呢?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无论是否曾经接受过疫苗,所有的狗狗体内都会存在一定水平的病毒抗体,因为动物体内的抗体是有记忆功能的,即之前病毒抗体对病毒的攻击会有一定的记忆功能,因此再次遇到病毒的时候,身体的免疫系统能够立即发应并产生抵抗作用。 但这种记忆功能是有限度的,随着年龄增长,抗体的水平也会逐渐下降,当降到一定程度以下时,身体免疫系统的应答就会减弱,这时病毒就有机会进入血液并发炎致病。
因此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病毒抗体水平,我们就可以大致判断狗狗的免疫状况。一般来说,成功免疫的疫苗都会刺激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因此如果检测到的抗体水平较低,则可以认为是“未免疫”或“免疫失败”,这种情况下,虽然可能不会患相应的传染病,但却有可能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