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球虫怎么引起的?
引起猫咪球虫感染的病因,主要是因为接触了被球虫污染的物质,例如被球虫感染的土壤、宠物粪便以及灰尘等等(所以说做好环境清洁工作是很有必要的);或者吃了被球虫污染的食物,又或者通过消化道感染(因为消化道也是寄生虫常见的寄生部位)…… 总之,只要猫咪接触了含有球虫虫体的物质,就有机会让它们进入体内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幼虫。
当猫咪抵抗力下降时,这些幼虫就会入侵肠道并发育成大小体型的幼虫。 一般情况下,当猫咪进食后2小时左右,幼虫就可以在胃肠道里完成发育过程,并转移到结肠部定居下来。之后随着猫咪的排便,就把具有感染性的幼虫排出体外,如果有适于幼虫生长的环境,那么它们又可以继续繁殖后代。如此循环往复,直至猫咪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或者通过饮食调节,使肠道内的微生物环境发生变化,不利于球虫虫体生长发育,才能逐步清除体外的球虫幼虫。 不过,上述所有过程中都需要猫咪先有足够的抵抗能力,否则一切均为空谈! 所以,对于新购买的猫咪,最好在接种完疫苗且确认具有较强抵抗力后再做驱虫处理,以免出现抗虫剂使用不当而导致猫咪中毒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