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尾症什么症状是什么引起的?

暨馨康暨馨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83年,美国兽医界发现猫科动物传染病中一种新的病状,并以其典型的腹泻粪便特征而命名为湿尾病(Swamp )。 之后该病列入猫传染病的范畴,并陆续发现了该病的各种临床表现以及可能的病因。 目前认为, 湿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肠道感染性疾病, 主要经消化道传染, 少数可经呼吸道感染。 当猫咪进食后, 病毒感染胃肠道黏膜, 开始一次免疫反应, 表现为肠炎型, 这时如果及时治疗, 一般预后较好; 如果胃肠粘膜受到持续性伤害, 则发展为病毒性肠炎, 出现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这时如果不及时治疗, 死亡率极高。

一. 临床表现 1. 肠炎型 食欲下降甚至消失, 精神沉郁, 嗜睡, 体温升高至38℃以上, 呼吸急促, 心率加快, 体重减轻, 出现恶心、呕吐、腹泻。 初期粪便呈水样, 随后粪水中夹杂有黏液或血液, 并有恶臭味; 腹泻严重时, 可排出脓毒便(含血块、黏液和毒素)。 部分病例可出现便秘。 病程一般为7天左右, 若不治疗, 中度或重度营养不良和脱水可导致死亡。 2. 病毒性肠炎 肠炎型未得到治疗或治疗不充分时, 病情进一步发展, 开始出现病毒性肠炎的症状, 此时如果不予治疗, 猫咪会在3~5天内因严重脱水和酸中毒导致死亡。 即使经过积极治疗, 仍有很高的病死率。 二. 诊断 在确诊本病之前, 需先排除非感染性腹泻的可能, 如检查有无消化障碍、寄生虫感染等。 对于疑为病毒性感染的病例应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以防止疾病传播、提高治愈率。 对患儿的粪便或其他排泄物进行化验, 查找可能的病原体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必要时, 可根据药物敏感的试验结果应用抗菌药物。

目前对于引起湿尾症的病原体尚无确切有效的抗生素可以治疗。 三. 预防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染, 故做好消化道防护措施极为重要。 具体包括: · 按时给猫咪接种疫苗; · 避免让猫咪直接接触患有传染病的病兽和患病狐狸、浣熊等的动物; · 严格对猫群的管理, 不喂给猫咪腐烂变质的食物, 注意营养全价; · 及时清理排出的粪便, 并对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邴博琳邴博琳优质答主

症状

患上湿尾症的仓鼠,其尾部症状会有局部的红肿产生(严重者则尾毛会脱落,尾端则会溃烂水肿)。尾部患病处会有触摸痛感,病鼠因而出现食欲量下降、精神沉郁、两眼呆滞无光、身体行动不灵活等症状。

发病原因

仓鼠的笼子及卫生清理不及时,导致其生活的环境潮湿、肮脏。病菌因饲喂变质而污染的饲料饮水,病菌进入口腔后随血液进入尾部,尾部的血管由于受到细菌的破坏,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由于血管内流体静力压增加,血液里的液体成分渗出到血管外,皮下组织水肿,严重的皮下组织坏死,毛发脱落,形成湿尾。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