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鱼的屎为什么是白色的?
这个问题的提出非常有意思,说明提主是一个非常爱干净的人。 鱼儿的粪便(鱼粪)其实是鱼吃下去的东西经过消化分解后的残留物,由于被肠壁反复吸收水分和残渣被不断细碎研磨而形成的。因为鱼类的消化道很短,所以排泄物中有比较多的食物残渣和水分,形成白色稠黏的糊状便。 不同种类的鱼儿所吃的食物不同,消化的过程也略有差异,所以排泄物的颜色也会有一些区别。比如吃藻类的金鱼,它的肠道内有很多纤毛,可以不停地摆动,把食物磨得很碎,再加上它的胃酸比较浓(鱼类没有唾液腺,所以无法像我们人类一样通过咀嚼来磨碎食物),所以吃进去的食物残渣比较少,排出的便便较为清爽;而吃虫子的鲤鱼、餐虫为主的红鲤鱼,它们胃肠道里的寄生虫幼虫在肠子里到处游走,会钻到胆道里面去并刺激其分泌粘液,所以这些鱼儿的便便一般都是绿色的。 当鱼儿精神紧张或者受到外界惊吓时,也会有少量白色颗粒状的“大便”从肛门里喷出来,这种“喷射式”大小便,主要是作为声音警报器使用(声音预警功能),提醒同类的危险。
总之呢,自然界中并没有一尘不染的动物或植物,包括我们在内,也是要排废物的。对于小鱼小虫来说,它们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自净能力比较差,体内有害物质没有办法全部排出体外,这时候我们就要帮助它们清理一下了!
金鱼的饲料中一般都含有大量钙,而鱼本身对钙的吸收能力是有限度的,尤其在营养不良状况下,其吸收能力就更低,大量的钙质不能被金鱼身体吸收,就会透过肠道随同鱼的粪便一起排出体外。鱼的粪便中混入了钙质,形成一粒粒具有石灰质的粪便,就是你所说的“白屎”。
金鱼在水温较低(10℃以下)情况下,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能力减弱,肠道功能失调,排便不畅,食物在肠道内消化分解酵解,产生氨、氮、甲烷、甚至硫化氢等气体,含有大量钙质和未完全消化的食物的粪便中的水也被吸收到血液中,致使在肠道内的粪便体积膨胀且硬化,排出体外后因失水而收缩干硬成团,就成为你所说的“石灰粪”。这种现象冬季时普遍都出现,水温在15℃以下最为明显。水温升高后“石灰粪”现象就会消失。
另外,水过小,粪便没有稀释就沉在底部,鱼游动时带起底部杂物,也会夹杂白色粪便。如果水质不好,鱼游泳姿势不正常,可能是患有肠炎。肠炎时也会拉白便。从水里捞出来可以看到鱼的腹部下垂,拉的都是水状的白便。
小金鱼的屎是白色的,原因就是这两个方面,其实这也是小金鱼的正常排泄现象,没有关系,只要不影响金鱼的正常生长就没有任何问题。小金鱼真的很可爱,小金鱼的屎也是很奇特的,但是小金鱼的屎变白了也不要紧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