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怎么补钙用什么?
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动物真正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什么、需要多少、哪里获取。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这些营养是基础,这些物质保证着生物的正常运转,而钙、磷这些是构成这些矿物质最重要的元素。也就是说,这些矿物元素虽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们的摄入量应该是非常有限的,过量了反而有害。例如,摄入过多的磷可能会导致痛风;而摄入过多的钙可能会引起高血钙和结石。 在正常状态下,动物不会缺乏这样或那样的矿物质(除却某些特殊品种对矿质元素敏感,如缺铁的红血球病)。因为食物中含有丰富的各种矿物元素,而且这些矿物元素很难从消化道中逃逸。即使偶尔有漏网之鱼,机体的消化液也有大量的矿物质“坐阵”,可以迅速将其消灭。
当然,如果饲料长时间浸泡或是用水冲洗,或者有些虫子体内含有大量的矿物元素(如含锌量高的蛔目幼虫等),那可能通过上述途径进入动物的胃肠道并造成危害。但这种情况下,一般动物也会及时排出多余的矿物元素,不会出现长期蓄积中毒的现象。正常的肉类食物不会导致人体出现缺钙、磷等矿物质中毒现象。 那么,问题又来了,正常人会通过吃肉摄取足够的矿物质吗? 很遗憾,答案是肯定的。这是因为人体需要多种矿物质,而谷物主要提供糖类(碳水化合物),蔬菜则提供维生素,唯独矿物元素,除了小部分镁、锌、铁等微量金属离子可吸收利用之外,大部分的需要,只能靠食物供给。对于成长期的儿童和青少年、怀孕期及哺乳期的妇女,由于需要额外补充矿物质,否则可能引发一系列疾病,因此更可能需要多吃肉来获取充足的矿物元素。
不过,人体所需的矿物元素与动物所需的有区别,人体不依赖食物供应所有的矿物元素。原因是细胞内有多种酶系统可以合成人体所需的矿物元素。其中,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就决定其能够携带不同数量的矿物元素,并通过肽链的折叠使氨基酸间的空间距离产生变化,从而将矿物元素带入细胞内部供机体使用。并不是吃进来的矿物元素就能被直接吸收并发挥作用,而是要先通过复杂的过程才行。
人体还需要一种能主动运输矿物质的载体蛋白——钙泵,这种蛋白存在于细胞膜上,可以调节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差异,使细胞能顺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体内的离子浓度,从而维持细胞的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