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虫会长耳朵吗?
不会。 但你可以这么问,“有没有可能一种虫子在耳朵里存活下来” 答案是肯定的——比如螨虫就可能在耳道内生存。但前提是必须是通过外物带入(如洗头、洗澡时进入)或人体主动携带(如旅行、外出)而进入耳朵的,而且不能是蜱目螨类,即不是虱目动物。否则早被耳朵内的杀菌防御系统灭掉,不可能长时间存活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耳朵的结构以及耳道内环境的特征。 人的外耳道是一个弯曲的管子,外面有一层薄薄的皮肤覆盖着,这层皮肤有汗腺和皮脂腺,能分泌油脂类物质,起到润滑作用; 由外耳道进入中耳,有一条通道叫鼓室,周围有一层薄薄的骨头,中央有一个圆形的腔,称为鼓室腔,中间有个圆形的结构叫做鼓膜,紧紧贴在耳道的底部,除了保持声音的通路之外,还有保护中耳免受外界水、尘埃等入侵的作用。
从图可以看出,要使外来生物能在耳道内存活,必须突破三道屏障——皮肤屏障、鼓膜及鼓室腔壁上的毛细胞上的纤毛组成的机械屏障、分布于中耳的吞噬细胞组成的防御屏障。 这三方面的防御系统对于阻止外界微生物入侵中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外耳道皮肤表面的纤毛运动能够将侵入的外源物质排出体外,防止其进一步发展;中耳腔的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能够吞噬侵入的微生物,将其清除。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外耳道的皮肤与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肤一样,也是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其中,角质层位于皮肤的最外层,是人体天然的抗菌药物,可以杀死细菌、真菌及病毒等,避免它们侵入体内。所以,一般轻微的外部刺激,例如昆虫叮刺,只要认真清洗,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