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有没有狂犬病疫苗?
首先,要搞清楚两个概念: 一个是“免疫”,一个是“预防”。 “免疫”是指机体由于曾经受病原体侵袭而获得了特异性抵抗力,再次暴露于该病原体时,无需再次接触该病原体即可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而“预防”是指没有患过该疾病的人通过摄入疫苗而获得对该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 通常来说,疫苗的接种程序都是预防性的。但也有一些疫苗是作为免疫制剂使用的。比如注射用乙型肝炎疫苗、注射用甲型流感灭活疫苗接种后可使易感人群获得对此两种病原体的免疫力。
不过,目前人类所知的几乎所有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但接种疫苗后,并非绝对不发生感染。有些人接种后发病,往往是由于以下原因:
1.接种部位局部皮肤感染,通过血液传播引起病毒繁殖,从而出现全身症状。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接种期间,应及时处理,避免扩散。
2.受种者体内已有潜伏感染的病原体,接种时激活其免疫系统而产生的抗体,这种被动获得的抗体是可以保护性抗病毒的。
3.免疫功能低下者,如骨髓移植患者,在接受器官移植后的早期,免疫功能低下的阶段,也应按时接种预防疫苗。
4.有些疫苗需要接种几针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如果未按疗程接种,则达不到最佳的防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