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营养搭配原理?
这个问题好,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讲这个事,搬过来供参考 先上一张总图,这是根据宠物不同年龄阶段的营养需求而制定的不同营养方案,图中分别标注了各个阶段的适宜食材和营养结构(未标注的食材,此时不适用) 从图中可以看到,把食材分为6类,分别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再把每种食材按可应用范围分成4个小类(如图),以便于更细致地分类。 最后,把每种食物按照对猫的健康影响进行归类,得到10种类型的食物。这10种类型的食品,代表了不同的安全程度和适口性,可以用于制作不同种类的食品。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饮食调整的方法解决以下问题: 肥胖; 毛发粗糙、干枯; 异食癖,如啃木头等; 无故呕吐; 不爱吃食物; 腹泻或者大便干结; 免疫功能下降,如感染球虫等寄生虫; 骨质疏松、骨折;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在介绍怎么配置营养之前,要先知道一个概念——食物的代谢能(ME)。它是衡量饲料营养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于动物来说,摄入体内的能量有一半用来维持体温,另外一半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包括肌肉蛋白的合成、细胞的分裂和生长、酶的激活以及新陈代谢等等。如果供能不足,就会影响这些生理过程的正常运行,最终导致疾病发生。为了保证宠物能得到充足的营养,我们在配制日粮的时候,需要确保所选择的食物具有足够的“代谢能”。当然,这种“足够”是需要通过计算得出的。
通常我们计算营养需要量,会用到两个数值,一个是NRE(每日需要的代谢能),另一个是SCF(每日所需蛋白含量)。前者用于计算每天需要多少能量,后者用于计算需要补充多少蛋白质。以猫咪为例,正常成年猫的NRE值为538kcal/kg,体重的SCF值为1.2g/kg。
当然,上述数值只是参考值,具体还要结合宠物的实际情况来定。比如,正在发育的小猫咪比成年的同种猫咪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质,但幼犬则需要较少的热量,因为它们体内有储存能量的糖原,而成年犬则没有。 确定需要量的计算原则后,下一步就是确定每天供给宠物多少食物。一般建议多给些食物,保证进食量大而均匀,但不要过度喂食,否则容易患消化道疾病。